2025年3月12日 星期三

小成功,大啟示:從健康改善中獲得的新視野

small wins, great insights

作者:眭致遠博士

減重成功後,我開始感受到內心逐漸醞釀出一股前所未有的自信。過去,我對「自信」的理解總是比較片面,以為必須達到某個遠大的成就,才有資格擁有自信。但這一次,我意外地發現,自信其實就藏在每一個微小成功的背後。

過去的我,經常把減肥想得過於龐大、遙不可及,彷彿這是個只有意志力極強的人才能完成的挑戰。但當我真的走過了這段旅程後,才明白自己之前所設定的「巨大困難」,其實可以輕鬆地拆解成日常中那些微小的行動。每天堅持做的三件小事,以及每天多走幾步路,看似簡單,卻讓我持續累積自信,最終創造了超乎預期的成果。

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健康轉型的契機:從改變到突破

the moment of breakthrough

作者:眭致遠博士

回頭看,我的人生出現最大的轉折點,不是當初決定減肥的那一刻,而是在減肥成功之後,意識到健康的改善能帶來的改變,遠比想像中更加深遠。

減重25公斤,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副健康輕盈的身體,更是一種嶄新生活的可能性。起初,我認為達成目標就等於改變完成了,但很快我便發現:改變,其實只是另一段更精彩旅程的開端。

這種感覺就像攀登一座山,當我終於站上山頂,眺望遠方的風景時,卻發現眼前展開的是更為壯闊的山脈。過去,健康對我來說僅是「解決問題」,但當我真正擁有健康後,我卻開始主動思考:「我可以用這樣的身體,去創造什麼樣的人生?」

2025年3月10日 星期一

家人與朋友的反應:從支持與質疑中重新認識自己

voices around me

當我下定決心要開始減肥時,心中最在意的,不是體重數字的變化,而是身邊家人朋友的反應。過去的我,總是被家人反覆提醒:「你該減肥了。」但我卻遲遲沒有行動。並非我不在乎健康,而是我不希望家人覺得:「你終於願意減肥,是因為我們一直提醒你。」這種心理壓力,曾經是我不想行動的原因。

坦白說,我內心深處也很擔心:「萬一減肥沒成果,豈不是更加尷尬?」家人的關心,無形中成為了我肩上的負擔。但當我真正展開這段旅程時,發現他們其實從未因我過去的失敗而嘲笑我;反而在看到我逐漸瘦下來、氣色逐漸改善後,給我最真實的驚喜和鼓勵。看到他們臉上的喜悅,我才明白,家人的支持,也是促使我持續堅持的動力。

2025年3月9日 星期日

減肥背後的痛苦與掙扎:從微小習慣開始的內心轉變

small habits, deep transformations

作者:眭致遠博士

曾經的我,也試過不少醫療機構的減肥課程,當時的想法很單純:只要按照專業設計的流程一步步執行,體重自然就會慢慢降低。但每次嘗試後,我卻總在短暫的成功之後,回到原點。我明白這些短暫的成果,只是我將減肥的責任交給對方,接受對方的服務。之所以無法持久,是因為我從未真正與自己的內心對話,更沒有建立起持續下去的理由。

所以,當我決定再一次面對體重問題時,內心難免充滿懷疑。我擔心這次也只是一次短暫的成功,又回到熟悉的循環中。但不同於以往的是,這一次的行動動機來自我的內心。我親自為自己設計了一套簡單而明確的方法,綜合了每天八杯水、三口原則、168斷食、低升糖飲食,以及哈佛餐盤的飲食原則,將日常生活聚焦於「每天三件事」。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指令,而是主動地為自己設定簡單易行的習慣,也在執行的過程中,慢慢感受它們如何改變我的生活。

2025年3月8日 星期六

轉型契機:內在覺醒與新生活的啟動

the spark of renewal

作者:眭致遠博士


隨著外在變化逐步穩固,我開始意識到,真正的轉型不僅僅停留在體重的下降或外貌的改善,而是來自內心深處的一次覺醒:一個關於生活態度與價值觀的全新開啟。

那段時間,我發現除了每天堅持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之外,心態上的改變同樣重要。每天早上醒來,我開始用一種全新的心情迎接這一天:不再只是機械化的執行例行公事,而是用心體驗每一個當下。以前,我常因為疲憊或壓力而忽略自我,但如今,我會因為每天三件事,短暫的中斷我的慣性行為,記錄每日的幾個瞬間。在做紀錄的當下,也其實是在告訴自己:「我感激自己為健康跟幸福所做的努力」這個簡單的紀錄與感激,成了我每天生活新的習慣。

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外表與氣場的轉變:內在變化的外在反映

the mirror tells the truth

作者:眭致遠博士

隨著改變在我內心深處紮根,外在的變化也悄然浮現。這不僅僅是體重數字的下降,更是一場由內而外的蛻變,生活從小地方改變,綻放出全新的氣息。

從最常見的場景,我在超商結帳時只是默默刷卡,與店員很有默契的都低頭看著商品,交流僅限於簡短的「謝謝」。而如今,走進超商時,我是有自信地與店員眼神交流,打個招呼,甚至聊上幾句簡單的話語。這種微小的互動讓我感受到生活中的溫度,也讓我意識到:健康不僅改變了我的身體,也讓我變得更有親和力。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減肥奇蹟:四個半月減25公斤的歷程

the turning point begins

作者:眭致遠博士

在那個轉變的時刻,我知道光有醫學知識還不夠,必須找到適合的方式付諸行動。決心啟動後,我開始認真規劃生活習慣,從飲食調整到運動安排,試圖把健康習慣取代已日積月累的固有習慣。

最初我設定了一個具體又實在的目標:減去5公斤。這並非一個憑空幻想的數字,而是根據WHO提出的建議,減少百分之五的體重,就能為健康帶來更多益處,可改善肥胖帶來的相關疾病。飲食原則綜合了168斷食、低升糖飲食、哈佛餐盤的觀念,也嘗試了多樣市面上的輔助產品,讓我在忙碌的日子中,能有效率的解決備餐問題,學會了如何在美食、營養與低卡之間取得平衡;而運動方面,僅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增加散步時間,沒有做太多的挑戰。沒想到,第一週就達成我的減重目標,持續這樣的習慣且不斷的創造新成果,最終竟然在四個半月減了25公斤,回到了我年輕時的身材。

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健康警訊敲不醒,直到不得不改變

you don’t have any cards

作者:眭致遠博士

每個人的身體變化都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即使身為醫學研究者,我也曾經誤以為,這些數據的變動不會立刻帶來太大的影響,畢竟「還沒嚴重到必須治療」。但事實是,健康的下滑往往是緩慢而無聲的,它不會有明確的警告響起,而是以一種讓你習慣的方式,滲透進日常生活,直到某一天,讓你意識到無法再忽視。

當時的我,體重緩慢上升,數字從 90 公斤突破 100 公斤,腰圍逐漸擴大,脂肪肝很快從輕度變成中重度,肝指數從正常範圍內,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超過正常的兩倍。我知道這些數據意味著什麼,也知道如果有朋友呈現這樣的檢查報告,我會提醒他們要注意飲食、增加運動、定期追蹤。但當這些數據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心態卻變得微妙⋯「還不至於太嚴重,應該還有時間」。

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

故事的起點 – 從成為一個健康狀況欠佳的人開始

metabolically unhealthy but not severely diseased adults 

作者:眭致遠博士

過去的我,曾在醫院研究單位服務了十多年。我一直以為我接觸了很多的醫學知識就足以讓我不用擔心健康的問題,但那時候的我卻未能將這些理論與實踐結合。身為一個曾經沉浸在醫學研究中的人,我深知每一個生理數據背後的意義,也明白何時該採取行動,何時該尋求專業醫療資源。然而,我卻忽略了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把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那段時光中,我的體重逐漸失控,脂肪肝悄然惡化,每一次例行的檢查報告都在以冷靜的數字提醒我,身體正發出求救信號。儘管我知道如何評估這些警訊,也明白什麼時候該認真對待,卻因為錯估體況對生活的風險而遲遲沒有行動。那時候的我,總是在理論中尋找不行動的理由,卻忘記了身體需要的是及時的照顧和改變。

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擺脫脂肪肝,現在就開始!

作者:眭致遠博士

減重7%就能改善脂肪肝

你是否曾聽過:「脂肪肝很常見,大家都有,應該沒關係吧?」

事實上,脂肪肝不是小事。它可能發展成肝硬化、肝癌,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風險。這不僅是肝臟的問題,更是全身代謝健康的警訊!
好消息是,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

研究證實,減少 7%的體重,肝臟的發炎與纖維化有顯著改善。這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透過正確飲食與適量運動就能做到的事情。